二手相機或鏡頭嚴格來說應該分兩篇來討論,因為相機跌價很快就像手機一樣,差一年差很多,鏡頭除非外力碰撞否則保養良好的話折價有限,甚至跟酒類一樣越醇越香。
兩者共同點就像其他電子器材一樣,怕灰塵、水氣與外力碰撞,至於保存良好、出貨證明、包裝紙盒等等也是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。
機身第一個容易折價的因素是電子功能的進步(對焦點更多、ISO更高、翻轉螢幕、錄影功能),所以新機降價很快更何況是二手機,另一個機身上的反光鏡、快門簾或按鈕都算耗材,使用越多次磨損越多,也越容易出問題,如果真的出問題要維修那價格可不是開玩笑的,所以買二手相機的人都蠻介意快門數多少就是這個原因。入門者如果要選擇二手機其實不用太擔心那些新功能,幾千塊的中古機也可以照的很開心的。
鏡頭則是除了超音波對焦馬達SSM外幾乎很少磨損,可是只有近代高價位的鏡頭才有SSM馬達,其他手動對焦阻尼說要轉到阻尼變小間隙變大也不算多,當場測試就可以感受到。也因為前一個世紀在光學上幾乎沒甚麼進步,因此鏡頭的設計或功能並不像機身一樣有長足的進步,成像好口碑好的二手鏡頭萬一停產了還可能漲價呢。所以筆者會建議初學者可以鎖定二手kit鏡C/P值比較高。
至於閃燈因為是消耗品(像燈泡一樣有壽命的)所以並不建議購買二手品,相反地腳架如果符合您的鏡頭加相機總重量要求倒是可以考慮。
最後,買任何東西尤其是二手貨都要作足功課,建議先上網研究分類鎖定目標,或者先加入各家相機論壇蒐集資訊或災情,相機這種精密的電子儀器一定要堅持面交,最好是有經驗豐富的朋友同行一同檢查,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雙方都有保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